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题管理>>课题计划>>文章内容
【研究论文】融合教育中刻板行为的干预策略(朱越)
发布时间:2022-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可歆

融合教育中自闭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策略

常州市天宁区北环翕乐幼儿园  朱越


【摘要】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和运行,融合教育走进了大家视野保障了特殊儿童平等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发展成果的权利成为了推动教育体系整体变革的基本动力。融合教育需要教师、管理者、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营造融合的氛围保障特殊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因此以普特融合为特征的随班就读成为融合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在融合教育的特殊儿童中,儿童自闭症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融合教育中的支持行为干预措施和策略,为治疗儿童自闭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融合教育 自闭 刻板行为 干预策略

正文:《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普通学校不得拒绝残疾学生保障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根据国情融合教育以随班就读方式开展实施我园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中,八成以上是自闭儿童。在实施一日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时,他们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举动和行为,跟不上节奏甚至影响当下活动的预设效果。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行为疾病,症状包括社交和发育性语言障碍以及与刻板、重复行为相结合的沟通技巧。在日常中刻板行为特别明显,很容易引起情绪和行为失控。应对干预措施不当,就会引起后续一系列的小麻烦。实施干预措施,首先了解认识刻板行为。

一、刻板行为的概念、行为表现及背后原因

所谓刻板行为,英文是Stiff behavior,即不灵活,死板,不变通的意思。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某种行为。通常,这种行为被打断时,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冲突。

刻板行为根据发育程度不同、养育环境不同,会有不同表现。一般情况下,依据其功能区和表现不同可以归纳为四类:动作刻板、语言刻板、思维刻板和规则刻板。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出现只占其中一项的情况。功能区发育是相互联系的,特殊幼儿基本会占到两项以上。比如每次下楼都要在楼道字母表里按顺序读完再离开的洋洋,属于规则刻板;但他还在一个学期里,午睡前只读一本书这就涉及到思维刻板。

所有的行为都有其背后原因,行为只是其深层原因的表现。无聊无事可做,就容易动作刻板,比如甩手、摇头、扯头发;打头、摔书、弄倒别人的作品会带来感官刺激获得某种快感,或者获得他人的关注都会强化此种刻板行为;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的智能发育与年龄不匹配。五六岁幼儿的智力水平可能是三岁左右甚至更低。由于理解和认知能力往往落后于常人。一旦接触新的环境,他们对眼前事物和人物往往充满着陌生、疑惑和不解就会选择这些具有重复性的行为转移焦虑,通过让自己陷入高专注度状态,屏蔽外界带来的不安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能够更快更顺利适应主流社会生活,就需要老师家长付出更多的精力,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支持性策略和方法。

二、刻板行为的日常干预措施及策略

(一)目标法。事前规划,心里有数手中有事。

   刻板行为不仅限于特殊儿童,正常幼儿和成人偶尔也会出现,但因为其不持久容易被其他行为所代替,固又称为刻板稳态。比如打电话时玩电话绳,上课、开会时抖腿等。因为无聊无事可做而出现的刻板行为,破解之道就是事前规划,运用结构化的日程表,把孩子一整天的时间做个规划减少一个人的空闲时间幼儿园里有一日生活流程,每个时间节点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事情做,刻板行为频次就会明显减少。

(二)切换法。用心观察,及时介入转移注意。

在日常中,因为兴趣点不同,孩子会在兴趣点之外产生无聊情绪而出现刻板行为。这时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及时介入,进行兴趣点转移这一点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比较好操作,根据孩子的喜好及时替换对应物品,再进一步延伸拓展。

比如苗苗一直抱着玩偶白雪公主,区域游戏时带她和公主进入表演区,在场景下一起带白雪公主经历故事情节。从单一的白雪公主,到王子、7个小矮人挖矿、巫婆制药等多个角色和场景的加入,丰富的情节和道具很容易赶走刻板行为。这种兴趣转移也可视作“软切换”。相对于暴力打断“硬切换”,这种方法更容易成功而不引起幼儿的激烈情绪。每次从兴趣出发,不断延伸兴趣的边界,从兴趣狭隘转向丰富

三)泛化法。巧妙泛化,变大为小逐步迁移。

泛化由具体的、个别的扩大为一般的在实际运用中有人物泛化、物品泛化、时间泛化、地点泛化、形式泛化的区分。

苗苗吃饭时只要带花纹的那一只碗、睡觉时要睡在同一个地方,无聊时会游走或者一直背诵故宫博物院的解说词小爱同学的开机语言。她的这些行为遭到阻止,就会抡胳膊跳。我们就运用了泛化法,逐渐迁移她的关注点,减少刻板行为。吃饭时,先找一个花纹相同的大一点的碗,过几天又换了一个同样大的不带花纹的碗,中间她有拒绝,拒绝就及时更换,多次更换之后她接受了第二只碗。之后,就有了第三只,碗的问题不再是她的刻板行为。

自闭儿童有些词汇量很丰富,只是她记忆刻板行为的结果,而不会沟通。在针对这一点上,我们运用他人关注和鼓励的方法来泛化。苗苗对故宫博物院的解说词很熟,就引导她在小朋友面前说出来,逐步互动。大家一起给她鼓掌给予鼓励。对于每次下楼都要在楼道字母表里按顺序读完再离开的洋洋,我们选择地点泛化,下楼走不同的楼梯出口;走到字母表附近,一边走一边读熟悉的儿歌,借此分散他对字母表的注意力增加做其他事情的兴趣度。

(四)忽视法。弱化焦点,提高表现兴趣吸引。

有些刻板行为是要引起关注。比如苗苗的打头行为、真真的吼叫行为等。如果反复提醒和制止,可能只会强化这一行为。后来我们采取忽视法,也嘱咐其他幼儿关注自己的事情和活动,不告状不参与他们的行为。

如果在集体活动中随机出现,主导老师及时增加针对他们的吸引点,比如夸张的表情动作或者有吸引力的道具,副班老师及时动作提醒他们安静下来,在身后给予支持。如果在集体活动之外发生,处理方法会更多一些。老师关注点始终不是他这一行为,而是带他进入更有趣的活动或游戏。

(五)体验法。规则约定,切实执行感同身受。

每一个自闭的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规律的偏好和无序的厌恶。有时还会以一种破坏的形式出现,行为目的同时伴随着感官刺激和寻求关注。比如真真对建构区的偏好,他不能看到建构区的任何作品,即使别人还在搭建,只要出现规律性的排列,他就要去把它推倒。然后引起制作者的生气、哭泣和老师的介入。反复多次,其他幼儿心理也受到情绪情感的困扰。有段时间我们使用了体验法。

首先约定规则,如果被攻击到或者作品被破坏。解决办法有两种:一选择“原谅”二选择“还回去”。“还回去”的前提是老师在场,全体幼儿理解并通过。

当真真喜欢的小汽车排好了队伍,就会有幼儿去打乱,真真当场会崩溃撒泼。老师介入先拥抱、让他深呼吸,情绪平静下来再谈感受和行为。他体验了这种感受之后,慢慢迁移到别人的感受中。再进建构区时,面对规律的作品他有犹豫,会左顾右盼,偶尔还是会执行“推倒”,但他嬉笑的表情背后说明他懂得了行为的不对,频次也越来越少。针对自由活动时兴奋了就会动手打人的情况,我们与家长沟通后,也实行过体验法。老师在场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体验被小朋友还回去的不好感受。一段时间后,他明显有所顾虑。直到最后,他又想有所动作时,会有停顿然后跑开。到幼儿园毕业时,他的这些行为几乎很少。

除了身体感觉的体验,还有一些积极的支持性的策略性体验。比如体验游戏的愉悦和成功感,也能弱化孩子的刻板行为,强化正向行为。这种方法在家庭亲子游戏的训练中很容易操作。比如低年龄段的幼儿,父母孩子三人坐在一起,妈妈发指令“拍拍我的左手”“拍拍他的右脚”,只要孩子对了就惩罚爸爸,脸上贴纸条等逗孩子玩,里面不含有暗示,这种切换是典型的逻辑思维。对改善刻板思维和刻板动作都特别有益。

刻板行为的干预中,训练学校都有专业的特教老师实施和引领。但在融合教育和家庭中,老师和家长需要多与特教老师沟通,运用适合的方法和措施有目的的进行干预和引导。

三、干预措施研究在自闭儿童成长中的深远价值和意义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系列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是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其中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包括刻板动作、刻板思维、刻板语言、刻板规则等多种形式。很多发发育正常的儿童在生命早期也会表现出刻板行为,但这种行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刻板行为往往会伴随终身,虽然其具体表现形式及特征会随年龄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进行干预还是不干预会对自闭儿童品质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自闭有刻板行为的个体容易受到歧视,从而不利于进行正常社会活动;有些刻板行为还可能发展成为自伤自虐行为,如重复拍击身体、摔打物品等,这些行为会给家庭及相关人员带来一定挑战。但在普通学校及幼儿园,老师多数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理解和接纳自闭儿童的异常行为模式;普通幼儿对自闭儿童行为的不理解,这都给自闭症儿童有效地融入普通幼儿园、学校及社会造成很大障碍。

在融合教育中,理论结合实际,多研究多琢磨,深入研究背后原因及科学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效的干预方法在幼儿成长中是很有必要的,也担负着改善自闭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使命。不忘初心,以爱而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愿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努力点燃更多的光,成为自闭儿童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 左秋芳 胡晓毅,国外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2(8)

[2] 格雷厄姆·拉姆斯登 来自星星的孩子[M]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6)

[3] 英格索尔 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丹佛模式[M] .华夏出版社,2016(1)

[4] 读星星的少年 解读自闭症干预个案手记 [J].特殊教育网,2020(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北环翕乐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